2019年7月1日下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在銀川市第十六中學舉辦寧夏首個“博愛校醫室”揭牌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王汝鵬,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理事長郭長江、副理事長劉選國,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姚愛興、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楊培君、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石麗文、自治區紅十字會秘書長田永華,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嚴永勝等出席儀式,參觀新落成的“博愛校醫室”。
此次“博愛校醫室”項目落地寧夏,對當地改善校園醫療衛生條件,提高青少年兒童的健康素養,推動和促進寧夏回族自治區校園健康體系的發展將產生積極意義。
陳竺會長一行在當地紅十字會及校領導的陪同下,共同參觀了剛剛建成的校醫室,現場實地觀摩健康教育課堂,并親自為到場體檢的學生測量了身高。陳竺會長認為校醫不僅是學生健康的守衛者,也是健康教育的啟蒙者。他鼓勵校醫將更多科學的生命安全及生長發育知識傳播給廣大學生,以父母之心呵護孩子健康成長,同時他也期待校醫崗位的全覆蓋配置以及校醫工作環境的改善和人文素養的提升,希望廣大校醫切實肩負起保護生命、傳播人道、守護校園安全的職責。
陳竺會長視察參觀寧夏首所博愛校醫室
陳竺會長與校醫王云香交流,了解博愛校醫室情況
陳竺會長為體檢學生測量身高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郭長江理事長在揭牌儀式上表示,保障青少年兒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青少年兒童健康素養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然而在校園中公共安全及衛生事件時有發生,中小學生普遍存在肥胖、視力不良、焦慮、偏執等眾多生長發育及心理健康問題,中西部學校普遍留守兒童比例大,學校的衛生健康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建立校園健康體系,關注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展,離不開“一室一人”的配備。“一室”即校醫室,它是學校衛生健康工作開展的重要場所和硬件支撐,沒有校醫室就無從談起校園健康,校醫室不僅僅是醫療處置的場所,還是學生健康篩查、健康檔案設置、應急救護、科普宣教、志愿服務教育以及心理支持健康干預的場所。“一人”是指校醫,校醫是學校生命危急的第一反應人,是校園安全的維護者,也是學生人道主義意識的傳播者,校醫承擔著學生應急救護、衛生保健、健康知識教育等重要職責,校醫的素質和能力是守護學生健康安全的重要保證。
郭長江理事長代表紅十字基金會致辭
但是,我國目前很多學校,尤其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普遍存在嚴重缺乏健全的校醫室及專業專職的校醫、校醫缺乏培訓和發展機會、健康教育資源不足等問題。為了踐行紅十字運動“保護生命與健康”的核心使命,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融合“助醫”和“助學”兩大領域重點打造了“博愛校醫室”品牌公益項目,目的是通過廣泛動員募捐社會資源,在經濟發展不平衡,尤其是暫時困難的地區中小學校捐建校醫室,培訓校園醫務保健人員,幫助學校設計和開展學生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紅十字救護培訓等課程,協助當地政府改善校園醫療衛生條件,保護在校師生的生命健康的同時,推動和促進紅十字青少年工作在校園的開展。
在銀川市十六中學援建的博愛校醫室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兩年間援建的第117所校醫室。未來,“博愛校醫室”項目計劃五年內建設1000所博愛校醫室,推動全國中小學校均達標配備校醫,全面提升中小學校衛生保障水平和應急救護能力。
并進行實際操作練習
銀川市第十六中學校長代表全校師生對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寧夏首所“博愛校醫室”落戶十六中學表達深深的謝意,感謝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及社會各界對西部薄弱學校的關懷與愛護,相信博愛校醫室的成功揭牌會進一步改善校園衛生醫療條件,更加有效保護學生生命安全,利于校園紅十字青少年工作廣泛健康的發展,同時也希望孩子們心懷感恩之心,用優異的成績回報廣大愛心人士。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長天使基金作為“博愛校醫室”項目的重要踐行者,已經組織了18期校醫培訓,共支持1800余名校醫及保健老師開展專業培訓,組織了近30000名學生免費體檢,在11所學校開展了校園健康活動。
成長天使基金志愿者為體檢學生測量身高、繪制身高曲線圖
為了守護廣大在校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天使基金針對“博愛校醫室”項目協助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傾力打造了“博愛校醫室”微信公眾平臺,平臺包括健康測評板塊(主要為孩子提供身高、體重等多方面的生長發育評估,可實時分析出孩子的健康狀況)、項目申請板塊(為校醫提供校園健康教育以及體檢篩查申請通道)、網絡學習板塊(包含師生在內,不同群體的健康知識以及急救預防和傳染病防控的相關網絡視頻課程)。目前,平臺正在調試階段,歡迎大家掃描二維碼點擊關注,親測效果,多提寶貴意見。相信該微信公眾平臺的推廣使用,會給學生健康篩查、健康檔案設置、校醫素質提升等方面帶來切實可行的幫助。
據悉,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長天使基金寧夏校醫培訓工作正在緊張籌劃中。相信不久的將來,校醫培訓項目將走進寧夏,為當地校醫、園醫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教育,也切實地為中國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