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長天使基金援建的首所“博愛校醫室”,在湖南湘西鳳凰縣舉行揭牌儀式。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秘書長助理郭陽、鳳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兼紅十字會會長吳漢章、湖南省紅十字會事業發展部主任張琦、愛心企業代表方超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揭牌儀式。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秘書長助理郭陽在致辭中介紹道,“博愛校醫室”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為踐行紅十字運動保護生命與健康的核心使命,融合助醫和助學兩大領域,重點打造的品牌公益項目,旨在通過廣泛動員募集社會資源,在經濟發展不平衡、尤其是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校捐建校醫室,培訓校園醫務保健人員,幫助學校設計和開展學生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紅十字救護培訓等課程,協助當地政府改善校園醫療衛生條件,保護在校師生的生命與健康,同時推動和促進紅十字青少年工作在校園的開展。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博愛校醫室”項目自2016年在貴州省進行試點以來,先后在貴州、江西、湖北、四川、新疆、云南等省援建了125所博愛校醫室,舉辦了18期校醫培訓,在30余所學校開展了校園健康教育活動。
愛心企業代表方超表示,金賽藥業作為亞洲最大的重組人生長激素生產企業,一直積極踐行社會責任,長期持續關注兒童健康事業。此次攜手成長天使基金計劃在湖南援建5所“博愛校醫室”,希望通過此舉協助當地政府改善校園醫療衛生條件,為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貢獻一份力量。
揭牌儀式結束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博愛校園健康行動”隨即在校內開展起來。成長天使基金合作醫院湘西自治州人民醫院的醫生們為在校學生進行了包括身高、體重、聽力、視力、口腔等內、外科相關項目的健康檢查。
保障青少年兒童的健康與安全、提高青少年兒童的健康素養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學文化和素質教育質量也得到快速提升,然而在校學生的衛生健康保障措施以及健康教育情況離社會及家長的要求尚有較大差距,各類校園公共安全和衛生事件時有發生,中小學生存在肥胖、視力不良、焦慮、偏執等諸多身心問題。廣大中西部地區中小學校隨著撤點并校的推行,學校人員規模、寄宿制學校數量呈上升趨勢,許多地區學生留守兒童比例相當高,學校衛生健康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
校醫室是學校開展衛生健康工作的基礎,校醫是學生健康教育和管理的執行者。2018年,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就我國中小學學校醫室現狀在全國六省18縣進行調研,調研發現中西部地區中小學普遍存在校醫室和校醫配備不足、校醫缺乏培訓和發展機會、健康教育資源不足等問題。因此,在全國各地推行“博愛校醫室”項目、開展基層醫生培訓等系列公益活動,對改善校園衛生健康狀況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今年,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博愛校醫室”項目將在湖南首批援建10所“博愛校醫室”,其中通過成長天使基金援建5所,分布在教育條件比較薄弱的湘西鳳凰、吉首及邵陽新邵地區。希望接受援建的這些學校在各級部門的支持下,依托校醫室積極開展各項工作,為地區校園衛生健康工作提供實踐經驗,帶動地區校園衛生健康工作整體水平的提升。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長天使基金作為“博愛校醫室”項目的重要踐行者,已經組織了18期校醫培訓,共支持1800余名校醫及保健老師開展專業培訓,組織了近30000名學生免費體檢,在11所學校開展了校園健康活動。
持續關注中國兒童健康成長,助力校園健康,成長天使基金一直在路上。
校園健康 助力成長